Bandura認為瞭解個體在面對事情的自我效能,並非只測量單一面向,而是應包含以下三個面向:
層級(magnitude)
指個體認為自己能達成任務的困難等級。當個體的自我效能越強時,而他就能感覺自己能完成的難度越高。
強度(strength)
指個體評斷自己在從事某特定情境或情境範圍時信心的程度。若其自我效能的強度越低,則他遇到較困難或較模糊的處境就越容易放棄;反之則較能堅持。
普遍性(generalizability)
指個體的效能適用於不同行為的程度。若其評估的普遍性越廣泛,則其自我效能能適應於其他情境的可能性越高。
群組規範與凝聚力對群組合作學習之影響
在自我效能的評估方面,主要分成大小(magnitude)、強度(strength)及概化能力(generalizability)等三個構面[Bandura, 1977]。
自我效能的大小是指個人相信自己能執行不同工作困難的程度,如低、中、高的工作困難度;
自我效能的強度是指個人評斷自己在從事某件特定工作時堅信(conviction)的程度,如堅信程度強或弱;
而概化能力是指個人的自我效能適用於不同狀況下的程度。
依據Bandura[1986]的觀點看來,自我效能是一個多向度的概念,而且深受個人因素及環境條件的影響,利用自我效能的特殊結構,可以更準確的預測個人的行為,因此透過對自我效能的大小與強度之測量,可以得知個人自信心的程度有多強。
自我效能是心理學家 Albert Bandura 於1977年提出的。
Bandura (1977)在其「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一書中提出解釋自我效能的三個向度:難度、強度、推論性。
難度是指個人對一項任務所感受到的困難程度,有些人較傾向於將一件事想得很難完成,有些人則比較不會把一件事想得很難完成;
強度是指個人對自己能完成一項任務所具備的信心多寡,有些人對自己較具信心,能肯定自己的辦事能力,有些人則比較擔心自己是否能完成他人所交付的任務;
推論性則是指個人預期成功的信念是否能由某一情境或某一任務推論至別的情境或其他任務。
https://blog.xuite.net/kc6191/study/23235170-%E7%8F%AD%E6%9D%9C%E6%8B%89%28Bandura%29+-+%E8%87%AA%E6%88%91%E6%95%88%E8%83%BD%28self+efficacy%29%EF%A7%A4%EF%A5%81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4/74-13.htm
個人對自我效能的評估可分成三個不同的向度,分別是強度(Magnitude)、說服力(Strength)以及延伸性(Generalizability)。
一、強度:自我效能的強度是指一個人認為自己所能達成的任務其困難的等級。自我效能強度較高的人相信自己能夠完成較困難的任務,而較低自我效能的人則認為自己僅能完成較簡單的任務。
二、說服力:自我效能的說服力是指能夠被判斷力(Judgment)說服的程度。自我效能較弱的人容易因為阻礙而受挫。相反的,自我效能較高的人不會因為困難的問題而被威嚇住。
三、延伸性:自我效能的延伸性是指自我效能延伸至特定情況的範圍,將效能運用在不同的情況中。有些人可能認為,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完成某些工作;也有些人會認為,在任何情況之下他們能夠完成特定的工作。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209/
在自我效能方面,班杜拉認為至少有廣度(magnitude)、強度(strength)及類化程度(generality)三者:
廣度是當工作依照本身難度排列時,個人知覺效能程度不同,其所挑選的工作亦會不同;
強度較弱的效能期望容易因為不能獲得印證而消失,但持有較強的個人效能者將會不受挫敗經驗的阻撓而努力完成工作;
類化程度是某些經驗只能產生有限的效能期望,有些經驗則類化效果較高,可以類化到不同的情境中。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150/
自我效能是由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所提出,並成為其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簡稱SCT)中的核心概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個人對自己具有充分能力可以完成某事的信念。自我效能與個人擁有的技能無關,而與所擁有的能力程度的自我判斷有關。作為一種對自己所擁有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決定個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為、思維方式、以及情緒反應。
高度自我效能的人,能夠增加個人與整體的成就與利益;將困難的任務挑戰當作磨練,而非視為應該避免的威脅,並且確保自己能掌握它。面臨失敗,會認為是因為自己努力不夠,或是缺乏應該可以習得的知識或技能,反而促使他們更加努力。抱持高度自我效能觀點能促進個人成就,減低壓力並且避免沮喪的情緒。
相反地,低度自我效能的人面對困難的任務會懷疑自己能力,先考慮自身的缺點與將面臨到的阻礙,詳列出各種可能導致負面結果,而非思考克服或成功的方法。面對失敗,會認為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以克服所有導致失敗的負面因素,進而傾向放棄並減少努力。低度自我效能的人更容易感到壓力、無力感與沮喪。
自我效能不同於行動結果的預期。自我效能是個人對自己能力水準的評估,而行動結果預期是對此一行為所帶來可能結果的判斷。例如:相信自己能夠跳過兩公尺的高度是一種自我效能判斷,而預期到此一行為將帶來的表揚、獎品、自我滿足等是行動結果預期。
由於自我效能理論所描繪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遍性原則。因此,在圖書資訊科學領域,自我效能主要作為解釋日常生活資訊行為的普遍理論或後設理論,以及作為資訊搜尋行為的動機。例如,T.D. Wilson與Christina Walsh在資訊行為模型中納入自我效能理論,作為個人在進行資訊搜尋前的行動評估:即便知道某處可能存在有用的資訊,個人或者懷疑自己是否能找到,又或者找到了是否拿得到?自我效能較高的個人認為自己應該都能獲得想要的結果,因此更願意採取各種可能的搜尋行動。
Subjects were provided with the list of performance tasks included in the behavioral test and instructed to designate those they expected to perform as of then.
For each task so designated, they rated the strength of their expectations on a 100-point probability scale, ranging in 10-unit intervals, from high uncertainty through intermediate values of certainty to complete certitude.
The level of self-efficacy was the number of performance tasks subjects designated they expected to perform with a probability value above 10, which was the lowest point on the scale signifying virtual impossibility.
自我效能的等級是他們預期表現的可能價值高於10的績效任務科目的數量。10分是尺度上最低的分數,意味著實際上不可能。
Strength of self-efficacy was computed by summing the magnitude of expectancy scores across tasks and dividing the sum by the total number of performance tasks.
自我效能的強度的計算是透過加總跨任務期望值分數的magnitude,然後除以績效任務總數。
To provide an index of the generality of self-efficacy, subjects rated the level and strength of their expectations in coping successfully with an unfamiliar snake as well as with a boa constrictor similar to the one used in treatm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