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98-3] 第九題題目:試由政府單位出版之經常性調查統計報告中,列舉出2種可以瞭解各行業缺工狀況的報告...

第九題題目:試由政府單位出版之經常性調查統計報告中,列舉出2種可以瞭解各行業缺工狀況的報告,並說明這些報告是由哪個政府單位出版?多久出版1次?(10分)


【Gavin老師解析】

梳理題目要求的條件如下:
條件一:由政府單位出版。
條件二:屬於「經常性」調查統計報告。
條件三:可用於了解「各行業」的「缺工狀況」。
條件四:要列舉兩個。

Gavin老師思考邏輯:他要了解的是缺工狀況,缺工狀況就是事業單位缺人的情況,所以這個調查訪問的對象應該要是雇主,所以我們可以先以「訪問對象為雇主的調查」這樣的方向來找。

首先可以想到最直接相關的就是,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的《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報告,這可以做為第一個答案,這個調查是每年辦理一次,下圖為報告部分截圖,可看出確實可了解各行業的缺工狀況,另外提醒職缺率那一欄的單位是百分比,比方2.77%。



由於題目要求列舉兩個調查報告做為答案,另一個答案,Gavin老師是建議採用勞動部的《人力需求調查》,這個調查是每季辦理一次,下圖為調查結果部分截圖,可看到各行業的人力需求增減,以及一些行業人力需求增加的原因(包含長期缺工等原因),可合理認為對瞭解各行業缺工狀況有幫助。


參考網址:https://www.mol.gov.tw/1607/2458/2478/lpsimplelist


Gavin老師最終建議參考答案:
1. 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行政院主計總處,一年一次。
2. 人力需求調查,勞動部,一季一次。

[99-1] 第十題題目:一般來說,失業問題可以按失業成因分為三種類型︰循環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

第十題題目:一般來說,失業問題可以按失業成因分為三種類型︰循環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試問這三種類型的失業在「失業」與「缺工」的人數增減,以及該現象持續時間長短分別有哪些表徵?職業訓練與加強就業媒合分別可以解決哪一種類型的失業問題?(10分)


【Gavin老師解析】

我們先看第一段:
「一般來說,失業問題可以按失業成因分為三種類型︰循環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

由於他後面沒有繼續說明這三種失業的定義,所以我們自己必須要清楚了解。

以下Gavin老師提供自己考察大量文獻後總結出這三種失業類型最精煉的定義給各位:
一、循環性失業:大環境景氣循環,形成的失業情況。
二、結構性失業: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無法匹配,形成的失業情況。
三、摩擦性失業:勞動者處於工作轉換間,形成的失業情況。

※一般認為大概每3~5年會有一次景氣循環。大環境景氣好時,各業多半欣欣向榮;大環境景氣不好時,各業多半蕭條慘淡。
[延伸閱讀] 國家發展委員會 臺灣景氣循環簡介:https://www.ndc.gov.tw/cp.aspx?n=BD9B4A61760FEA3D&s=BECE55D86CE6B99C

接著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
「試問這三種類型的失業在「失業」與「缺工」的人數增減,以及該現象持續時間長短分別有哪些表徵?」

這邊題目是要我們針對這三種失業類型,去做以下三個方面的論述:
方面一:失業人數增減。
方面二:缺工人數增減。
方面三:持續時間長短。

所以我們回答的基本結構會是這樣:
1. 循環性失業... 失業人數增減... 缺工人數增減... 持續時間長短...。
2. 結構性失業... 失業人數增減... 缺工人數增減... 持續時間長短...。
3. 摩擦性失業... 失業人數增減... 缺工人數增減... 持續時間長短...。

有了基本結構之後,我們再來細寫我們的答案。

以下為Gavin老師撰寫的參考答案:

詳答版:
1. 循環性失業為大環境景氣不好所造成,大環境景氣不好,各業經營都困難,企業或倒閉或裁員或人事凍結,導致失業人數增加,缺工人數減少;另由於景氣循環週期較長,通常以數年為單位,故此種失業持續時間也較長。
2. 結構性失業為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無法匹配所造成。比方企業需要的技能,求職者不具備,這樣就是一種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無法匹配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由於失業者失去工作後無法再就業,失業人數會不斷累積而增加;並且,由於企業也持續徵不到需要的人才,故缺工人數也會陸續增加;這種失業可以具體透過職業訓練等措施,培養失業者的技能來改善,故比起循環性失業,結構性失業持續的時間應該是比較短的,但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3. 摩擦性失業為勞動者處於工作轉換間所造成。即使是條件優異的求職者,他在離開前一份工作,而下一份工作還沒找好時(他能夠找到只是目前還沒找到),這段空窗期,也是屬於摩擦性失業。這種失業相當普遍也隨處可見,是不可避免,必定會發生的失業狀況;因此摩擦性失業發生時,失業人數應該是持平或頂多微幅增加,缺工人數應該也是持平或微幅增加;而這種失業的持續時間,相較於前面兩者,也是最短的。

簡答版:
1. 循環性失業:失業人數增加,缺工人數減少,持續時間長。
2. 結構性失業:失業人數增加,缺工人數增加,持續時間較短。
3. 摩擦性失業:失業人數持平或微增,缺工人數持平或微增,持續時間最短。


接著我們來看下一個問題:
「職業訓練與加強就業媒合分別可以解決哪一種類型的失業問題?」

詳答版:
1. 職業訓練透過培養失業者「企業所需的技能」,使勞動力供給與需求能夠匹配,有助於解決結構性失業。
2. 加強就業媒合使求職求才訊息能夠更有效的傳遞,幫助失業者更快看到適合的工作機會,幫助企業更快找到適合的人才,有助於解決摩擦性失業。

簡答版:
1. 職業訓練:結構性失業。
2. 加強就業媒合:摩擦性失業。






[就業服務乙級99年第1梯次術科詳解目錄]


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99-2] 第七題目:依據行政院主計處99年4月的調查,從96年年底開始,大專以上學歷者的長期失業人口...

第七題目:依據行政院主計處99年4月的調查,從96年年底開始,大專以上學歷者的長期失業人口,開始超越高中職學歷者;到99年4月時,11萬4,000名長期失業者當中,大專以上有5萬人,到高中職有4萬4,000人。為驗證高學歷者是否較容易成為長期失業者,應蒐集哪些就業市場資訊,及如何驗證?(10分)


【Gavin老師解析】

我們先看第一段: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99年4月的調查,從96年年底開始,大專以上學歷者的長期失業人口,開始超越高中職學歷者;到99年4月時,11萬4,000名長期失業者當中,大專以上有5萬人,到高中職有4萬4,000人。」

根據他的描述,Gavin老師認為他應該是取材自「人力運用調查」。
因為人力運用調查的數字與題目給的數字大致上是比較相符的。

題目說99年4月,長期失業者為11萬4千人。
99年5月人力運用調查,失業53週以上的為11萬1千人。

題目說99年4月,大專以上長期失業者為5萬人。
99年5月人力運用調查,失業53週以上且大專及以上的為5萬1千人。

題目說99年4月,高中職長期失業者為4萬4千人。
99年5月人力運用調查,失業53週以上且高中(職)的為4萬2千人。

※國際間對「長期失業」最有共識的主要定義,那就是持續失業達一年(53週)以上。





接下來,題目希望我們回答:
「為驗證高學歷者是否較容易成為長期失業者,應蒐集哪些就業市場資訊,及如何驗證?」

為了做這個驗證,我們應該要取得4個數據:
數據一:高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
數據二:高學歷的勞動力人數。
數據三:非高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
數據四:非高學歷的勞動力人數。

※勞動力=就業者+失業者
※長期失業者屬於失業者裡面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

我們把數據一除以數據二,就能算出高學歷的勞動力中,長期失業者的比例有多高。
我們把數據三除以數據四,就能算出非高學歷的勞動力中,長期失業者的比例有多高。
然後我們再比較上述這兩個算出來的數字,就能做到題目所要求的驗證了。

※另外,參考題幹之敘述,高學歷採用大專以上學歷為定義;非高學歷採用高中職學歷為定義。

以下為Gavin老師撰寫的參考答案:

1. 應蒐集的就業市場資訊:大專以上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大專以上學歷的勞動力人數、高中職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高中職學歷的勞動力人數。

2. 如何驗證:
將「大專以上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除以「大專以上學歷的勞動力人數」,得到「大專以上學歷長期失業者占其勞動力人數的比例」。
將「高中職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除以「高中職學歷的勞動力人數」,得到「高中職學歷長期失業者占其勞動力人數的比例」。
將「大專以上學歷長期失業者占其勞動力人數的比例」與「高中職學歷長期失業者占其勞動力人數的比例」相比較,如果前者大於後者,就表示高學歷者較容易成為長期失業者。

[99-2] 第一題目:造成一個地區失業人數上升的原因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需求面因素...

第一題目:造成一個地區失業人數上升的原因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需求面因素,例如當地經濟不景氣,造成部份廠商關廠歇業;另一類是供給面因素,例如外來人口增加。試問如何由該地區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來判定究竟是哪一類因素造成失業人數上升(亦即,如果是需求面因素造成,則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是會上升或下降;如果是供給面因素,則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又會如何變動)?(10分)


【Gavin老師解析】

我們先看第一段:
「造成一個地區失業人數上升的原因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需求面因素,例如當地經濟不景氣,造成部份廠商關廠歇業;另一類是供給面因素,例如外來人口增加。」

他這邊的「需求面」指的應是「對人力的需求」;「供給面」指的應是「人力的供給」。

所以他舉例,例如當地經濟不景氣,部份廠商關廠歇業,如果其他廠商也沒有多徵人,那總的來說,對人力的需求就是變少了,意思就是不需要這麼多人來工作了,對勞工來說就是工作機會變少了,變成僧多粥少,一樣多的人要去搶更少的工作機會,搶不到的人變多,所以當地失業人數會上升。

他舉的另一個例子則是外來人口增加,假設今天當地工作機會數量不變,但有很多外地進來的人來和你搶工作,這樣一樣是形成僧多粥少,更多的人要去搶一樣的工作機會,搶不到的人變多,所以當地失業人數會上升。

接著我們看題目第二段:
「試問如何由該地區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來判定究竟是哪一類因素造成失業人數上升(亦即,如果是需求面因素造成,則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是會上升或下降;如果是供給面因素,則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又會如何變動)?」

這邊可以看出題目的要求,他要我們依以下兩個要素來判斷:
要素一:該地區市場薪資的變動方向。
要素二:該地區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

他希望我們用上述的要素判斷來得出以下其中一種結論:
結論一:需求面因素造成失業人數上升。
結論二:供給面因素造成失業人數上升。

所以我們回答的基本結構會是這樣:
1. 需求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 該地區市場薪資的變動方向... 該地區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
2. 供給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 該地區市場薪資的變動方向... 該地區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

有了基本結構之後,我們再來細寫我們的答案。

以下為Gavin老師撰寫的參考答案:

詳答版:
1. 需求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代表該地區的人力需求變少,廠商不再需要這麼多員工,自然不會提高薪資待遇來吸引求職者,甚至求職者也會因為覺得工作難找,而願意接受更低的待遇,所以該地區市場薪資應該會變低;另外,由於該地區廠商聘的員工變少,所以該地區的就業人數應該也會變少。
2. 供給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代表該地區的人力供給變多。廠商需要的員工人數一樣多,但是來求職的人變多了,那麼廠商就比較沒有動機去提高薪資待遇來吸引求職者了,甚至求職者間也有可能走向削價競爭,所以該地區市場薪資應該會變低;另外,由於該地區廠商需要的員工人數並沒有變多或變少,所以該地區的就業人數應該會持平。

簡答版:
1. 需求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該地區市場薪資變低,就業人數變少。
2. 供給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該地區市場薪資變低,就業人數持平。






[就業服務乙級99年第2梯次術科詳解目錄]


[100-2] 第五題題目:尋職理論假設失業者在求職時會先在內心設定一個期待工資...

第五題題目:尋職理論假設失業者在求職時會先在內心設定一個期待工資,一旦遇有待遇高於期待工資的就業機會,就會去就業,而不再尋職。試根據此理論,分別說明失業給付、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如何透過對期待工資與就業機會的影響,使失業者再就業率發生何種變動?(10分)


【Gavin老師解析】

我們先看第一段:
「尋職理論假設失業者在求職時會先在內心設定一個期待工資,一旦遇有待遇高於期待工資的就業機會,就會去就業,而不再尋職。」

這邊要注意,這等於是,題目已經給你「尋職理論」的定義了,
所以我們不用特別再去把學術文獻裡尋職理論的定義調閱出來,只要依照題目給的定義來做就可以了。

接下來題目講到:
「試根據此理論,分別說明失業給付、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如何透過對期待工資與就業機會的影響,使失業者再就業率發生何種變動?」

首先,他要求「分別說明」,所以我們最好把失業給付、就業服務、職業訓練這三個分別列點來作答。
然後,你的論述中,中間都要提到「這個如何透過尋職理論...」;並且最後都要提到「...這樣如何使失業者再就業率發生什麼樣的變動」。

所以我們回答的基本結構會是這樣:
1. 失業給付透過尋職理論... 造成失業者再就業率怎麼變動...。
2. 就業服務透過尋職理論... 造成失業者再就業率怎麼變動...。
3. 職業訓練透過尋職理論... 造成失業者再就業率怎麼變動...。

有了基本結構之後,我們再來細寫我們的答案。

以下為Gavin老師撰寫的參考答案:

1. 失業給付提供給失業者的給付金額,只有其原本投保薪資的六成,根據尋職理論,給付金額肯定低於失業者的期待工資,這樣失業者就不會安於領失業給付;再加上每月「失業再認定」的機制,能夠促使失業者去多看就業機會,增進就業的可能,提高失業者再就業率。

2. 就業服務旨在推介適合的工作機會給失業者,根據尋職理論,若推介的工作機會待遇高於失業者內心設定的期待工資,失業者就有較高的可能性願意去就業,進而可望能提高失業者再就業率。

3. 職業訓練能夠增進失業者的工作技能,不論是同領域技能的更加精進深造,或是學習缺工領域的新技能,都有助於失業者將來有能力能爭取待遇更佳,甚至能高於期待工資,的工作機會,根據尋職理論,失業者若能爭取到待遇高於其內心設定的期待工資的就業機會,就有較高的可能性願意去就業,進而可望能提高失業者再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