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99-2] 第七題目:依據行政院主計處99年4月的調查,從96年年底開始,大專以上學歷者的長期失業人口...

第七題目:依據行政院主計處99年4月的調查,從96年年底開始,大專以上學歷者的長期失業人口,開始超越高中職學歷者;到99年4月時,11萬4,000名長期失業者當中,大專以上有5萬人,到高中職有4萬4,000人。為驗證高學歷者是否較容易成為長期失業者,應蒐集哪些就業市場資訊,及如何驗證?(10分)


【Gavin老師解析】

我們先看第一段: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99年4月的調查,從96年年底開始,大專以上學歷者的長期失業人口,開始超越高中職學歷者;到99年4月時,11萬4,000名長期失業者當中,大專以上有5萬人,到高中職有4萬4,000人。」

根據他的描述,Gavin老師認為他應該是取材自「人力運用調查」。
因為人力運用調查的數字與題目給的數字大致上是比較相符的。

題目說99年4月,長期失業者為11萬4千人。
99年5月人力運用調查,失業53週以上的為11萬1千人。

題目說99年4月,大專以上長期失業者為5萬人。
99年5月人力運用調查,失業53週以上且大專及以上的為5萬1千人。

題目說99年4月,高中職長期失業者為4萬4千人。
99年5月人力運用調查,失業53週以上且高中(職)的為4萬2千人。

※國際間對「長期失業」最有共識的主要定義,那就是持續失業達一年(53週)以上。





接下來,題目希望我們回答:
「為驗證高學歷者是否較容易成為長期失業者,應蒐集哪些就業市場資訊,及如何驗證?」

為了做這個驗證,我們應該要取得4個數據:
數據一:高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
數據二:高學歷的勞動力人數。
數據三:非高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
數據四:非高學歷的勞動力人數。

※勞動力=就業者+失業者
※長期失業者屬於失業者裡面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

我們把數據一除以數據二,就能算出高學歷的勞動力中,長期失業者的比例有多高。
我們把數據三除以數據四,就能算出非高學歷的勞動力中,長期失業者的比例有多高。
然後我們再比較上述這兩個算出來的數字,就能做到題目所要求的驗證了。

※另外,參考題幹之敘述,高學歷採用大專以上學歷為定義;非高學歷採用高中職學歷為定義。

以下為Gavin老師撰寫的參考答案:

1. 應蒐集的就業市場資訊:大專以上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大專以上學歷的勞動力人數、高中職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高中職學歷的勞動力人數。

2. 如何驗證:
將「大專以上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除以「大專以上學歷的勞動力人數」,得到「大專以上學歷長期失業者占其勞動力人數的比例」。
將「高中職學歷的長期失業者人數」除以「高中職學歷的勞動力人數」,得到「高中職學歷長期失業者占其勞動力人數的比例」。
將「大專以上學歷長期失業者占其勞動力人數的比例」與「高中職學歷長期失業者占其勞動力人數的比例」相比較,如果前者大於後者,就表示高學歷者較容易成為長期失業者。

[99-2] 第一題目:造成一個地區失業人數上升的原因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需求面因素...

第一題目:造成一個地區失業人數上升的原因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需求面因素,例如當地經濟不景氣,造成部份廠商關廠歇業;另一類是供給面因素,例如外來人口增加。試問如何由該地區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來判定究竟是哪一類因素造成失業人數上升(亦即,如果是需求面因素造成,則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是會上升或下降;如果是供給面因素,則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又會如何變動)?(10分)


【Gavin老師解析】

我們先看第一段:
「造成一個地區失業人數上升的原因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需求面因素,例如當地經濟不景氣,造成部份廠商關廠歇業;另一類是供給面因素,例如外來人口增加。」

他這邊的「需求面」指的應是「對人力的需求」;「供給面」指的應是「人力的供給」。

所以他舉例,例如當地經濟不景氣,部份廠商關廠歇業,如果其他廠商也沒有多徵人,那總的來說,對人力的需求就是變少了,意思就是不需要這麼多人來工作了,對勞工來說就是工作機會變少了,變成僧多粥少,一樣多的人要去搶更少的工作機會,搶不到的人變多,所以當地失業人數會上升。

他舉的另一個例子則是外來人口增加,假設今天當地工作機會數量不變,但有很多外地進來的人來和你搶工作,這樣一樣是形成僧多粥少,更多的人要去搶一樣的工作機會,搶不到的人變多,所以當地失業人數會上升。

接著我們看題目第二段:
「試問如何由該地區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來判定究竟是哪一類因素造成失業人數上升(亦即,如果是需求面因素造成,則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是會上升或下降;如果是供給面因素,則市場薪資與就業人數又會如何變動)?」

這邊可以看出題目的要求,他要我們依以下兩個要素來判斷:
要素一:該地區市場薪資的變動方向。
要素二:該地區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

他希望我們用上述的要素判斷來得出以下其中一種結論:
結論一:需求面因素造成失業人數上升。
結論二:供給面因素造成失業人數上升。

所以我們回答的基本結構會是這樣:
1. 需求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 該地區市場薪資的變動方向... 該地區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
2. 供給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 該地區市場薪資的變動方向... 該地區就業人數的變動方向...。

有了基本結構之後,我們再來細寫我們的答案。

以下為Gavin老師撰寫的參考答案:

詳答版:
1. 需求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代表該地區的人力需求變少,廠商不再需要這麼多員工,自然不會提高薪資待遇來吸引求職者,甚至求職者也會因為覺得工作難找,而願意接受更低的待遇,所以該地區市場薪資應該會變低;另外,由於該地區廠商聘的員工變少,所以該地區的就業人數應該也會變少。
2. 供給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代表該地區的人力供給變多。廠商需要的員工人數一樣多,但是來求職的人變多了,那麼廠商就比較沒有動機去提高薪資待遇來吸引求職者了,甚至求職者間也有可能走向削價競爭,所以該地區市場薪資應該會變低;另外,由於該地區廠商需要的員工人數並沒有變多或變少,所以該地區的就業人數應該會持平。

簡答版:
1. 需求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該地區市場薪資變低,就業人數變少。
2. 供給面因素造成的失業人數上升:該地區市場薪資變低,就業人數持平。






[就業服務乙級99年第2梯次術科詳解目錄]


[100-2] 第五題題目:尋職理論假設失業者在求職時會先在內心設定一個期待工資...

第五題題目:尋職理論假設失業者在求職時會先在內心設定一個期待工資,一旦遇有待遇高於期待工資的就業機會,就會去就業,而不再尋職。試根據此理論,分別說明失業給付、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如何透過對期待工資與就業機會的影響,使失業者再就業率發生何種變動?(10分)


【Gavin老師解析】

我們先看第一段:
「尋職理論假設失業者在求職時會先在內心設定一個期待工資,一旦遇有待遇高於期待工資的就業機會,就會去就業,而不再尋職。」

這邊要注意,這等於是,題目已經給你「尋職理論」的定義了,
所以我們不用特別再去把學術文獻裡尋職理論的定義調閱出來,只要依照題目給的定義來做就可以了。

接下來題目講到:
「試根據此理論,分別說明失業給付、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如何透過對期待工資與就業機會的影響,使失業者再就業率發生何種變動?」

首先,他要求「分別說明」,所以我們最好把失業給付、就業服務、職業訓練這三個分別列點來作答。
然後,你的論述中,中間都要提到「這個如何透過尋職理論...」;並且最後都要提到「...這樣如何使失業者再就業率發生什麼樣的變動」。

所以我們回答的基本結構會是這樣:
1. 失業給付透過尋職理論... 造成失業者再就業率怎麼變動...。
2. 就業服務透過尋職理論... 造成失業者再就業率怎麼變動...。
3. 職業訓練透過尋職理論... 造成失業者再就業率怎麼變動...。

有了基本結構之後,我們再來細寫我們的答案。

以下為Gavin老師撰寫的參考答案:

1. 失業給付提供給失業者的給付金額,只有其原本投保薪資的六成,根據尋職理論,給付金額肯定低於失業者的期待工資,這樣失業者就不會安於領失業給付;再加上每月「失業再認定」的機制,能夠促使失業者去多看就業機會,增進就業的可能,提高失業者再就業率。

2. 就業服務旨在推介適合的工作機會給失業者,根據尋職理論,若推介的工作機會待遇高於失業者內心設定的期待工資,失業者就有較高的可能性願意去就業,進而可望能提高失業者再就業率。

3. 職業訓練能夠增進失業者的工作技能,不論是同領域技能的更加精進深造,或是學習缺工領域的新技能,都有助於失業者將來有能力能爭取待遇更佳,甚至能高於期待工資,的工作機會,根據尋職理論,失業者若能爭取到待遇高於其內心設定的期待工資的就業機會,就有較高的可能性願意去就業,進而可望能提高失業者再就業率。

2023年5月4日 星期四

[快訊] 112年第一梯次報考人數、合格人數、合格率

112年第一梯次就業服務乙級技能檢定結果

報檢數:1730

到檢數:1274

合格數:277

報檢合格率 : 16.01%

到檢合格率 : 21.74%

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

[心得] 海外返台行銷公司HR 3月開始準備 7月順利考取 | 111年第2梯 | Molly 同學

    


同學稱呼:Molly 同學

考取的梯次:111-2

考取的學科分數:91

考取的術科分數:69

在何時成為Gavin老師線上課程學員:2022-03月


同學背景:

從事HR工作五年時間(目前為行銷公司人資儲幹)


想考就服乙級的緣由(動機/起心動念):

在海外工作兩年多,對台灣的就業相關法令蠻生疏了。回台後入職行銷公司的HR,工作大量接觸到勞動、就業的法令。剛開始是有點挫折也缺乏信心,所以覺得讓自己更有動力全面了解法令之餘,同時都花時間讀書也應該要成功考到執照,當作這段時間的成果結晶。


讀書計畫如何安排:

我是在第一梯次一考完後的時間決定要考試的,讀書時間蠻充裕的(3月~7/10考試)


**開始讀哪個章節,先到全國法規資料庫下載目前最新的法規,搭配老師的影片更容易記憶**

3月-完整聽完1-3章、4月-完整聽完4-6章、5月-完整聽完7-13章

以上規劃都是好好坐在書桌前,看影片抄筆記,至少好好完整過一遍


上下班通勤時間就是把已經超過筆記的片段用播放的方式持續、反覆的聽

尤其是1-3章,考前一週狂看狂聽這三章必考的法規


5月中到6月底花很多時間整理把老師提醒的重點筆記,練歷屆術科考題(有作完107-1~111-1)

答錯的地方認真看老師部落格、直播影片的詳細解答

練習自己抓重點哪些常考、哪些是我常常忘記的部分

用自己好吸收理解的方式統整成自己的筆記,再次內化加深記憶。


您認為準備就服乙級考試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麼:

1.多做術科歷屆試題,答題不要空白

2.承上,一開始練習成績都超爛完全沾不上邊,參考詳答不要怕,下一份試題鼓勵自己盡量寫,總會3成、5成、7成接近答案

3.充分利用通勤、用餐的零碎時間重複看影片、刷學科考題


您覺得就服乙級考試最大的困難之處是什麼:

考試涵蓋的法條範圍蠻廣的,主要法條往往又有很多子法

要自己理清楚錯綜複雜法條間的關聯太不容易了😫


您覺得Gavin老師的線上課程對您有什麼樣的幫助:

按照老師對於歷屆考題的數據分析,很清楚就能知道出題方向與必考重點

從開始備考時老師就幫大家抓重點、用簡單好懂有條理的解說與口訣幫助記憶

後續自己在複習時更容易縮小範圍專注常考的法條,努力理解背下來。

 

您覺得Gavin老師與考尚樂為學員做的各種規劃,如何幫助到您:

在第二梯次考試前,聘僱外國人的法規大改

謝謝老師在考試前上線的就服大師,更新的法條都用明顯的顏色標註

也加上詳細的說明,最後在術科也有考出來 謝謝老師


整個過程特別想感謝的人事物,以及想對他們說的話:

最感謝的人當然是Gavin老師

感謝老師的線上課程拯救茫茫然的考生,穩定我們的心

影片內容與線下不定時的直播和群組內的詳細回答

讓我能在短時間內融會貫通抓到方向也成功考到執照。感謝老師~~~您辛苦了❤️

同時也謝謝金條哥在群內的無私分享跟打雞血 哈哈哈


給其他尚未考取的夥伴的建議&期勉:

找到自己的讀書步調,多練習歷屆試題就比較不會怯場

準備好考試工具+要睡飽,遇到術科寫不出來才有精神擠出有可能得分的答案



[看更多學長姐考取心得]

就業服務乙級考照秘籍:https://linktr.ee/gavin.c

就服大師:https://jofu.gu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