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107-3] 九、最近大明與阿德二人因失業問題至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求助。大明提及自己原有的工作技術被公司新採用的機器人取代...

九、最近大明與阿德二人因失業問題至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求助。大明提及自己原有的工作技術被公司新採用的機器人取代,但新的技術又學不來。阿德表示自己的工作受季節性材料原料影響,常常失業。經由就業服務人員的引導與關懷,二人漸能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故事。諮詢中,就業服務人員使用情感反映,對著大明與阿德說:「從你們的表情以及訴說的事情內容,我可以感受到諸多壓力與擔心。換成是我處在你們的處境,我也會感到焦慮與挫折」。諮詢過後,二人都體會到有負面情緒並不代表自己就是壞的、不好的,進而願意進入內在經驗,檢視自己真正的感受與想法。大明覺察自己會把失業的情緒壓力發作到比較沒有威脅性的子女身上;阿德則是隱藏自己內心的焦慮,拒絕對家人承認自己有失業焦慮。覺察之後,二人在就業服務人員持續的協助下,啟動許多改變行動,最後順利找到新的工作職務。請回答下列問題:


(一)就失業類型來看,大明與阿德分別屬於哪一種失業類型?(4分)

大明:技術性失業(技術性失業為結構性失業的一種)
阿德:季節性失業




自願性失業 Voluntary Unemployment
一般而言,自願性失業係指失業係由本身自願離職而導致。失業者離開原有工作的原因是契約期滿或個人自願而非被雇主解僱、資遣、或以其他方式強迫離開。為避免道德風險、濫用社會保險資源,多數國家的失業給付會以非自願性失業為發放條件,自願性失業則排除在外。

技術性失業 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
技術性失業為摩根(Chester A. Morgan, l964)所提出,乃由於產業改變生產方法,以致不諳新方法者失業,或因採取自動化而大量裁員以致失業等。技術性失業為結構性失業之一種,結構性尚包括產品喪失巿場所造成的失業,而技術性失業則在產品巿場仍然存在,只是生產方式改變所造成的失業。由於技術的改變通常將增進勞動生產力,使生產既定數量的產出僅須僱用較少的勞力就能達成其生產目標,因此,若干經濟學家認為技術的改變是導致勞工失業的主要因素之一。

季節性失業 Seasonal Unemployment
有些商品的產銷,受到不同氣候或消費者購買習性的影響,以致有旺季和淡季之分,生產此類產品的勞工在淡季即可能出現失業現象,此種失業即屬於季節性失業。就氣候言,農產品與農產加工業在生產上有鮮明的季節性;而冷飲業則在銷售上亦有季節性色彩。就消費者購買習性言,其與節慶有關的消費品,無論是在生產上或銷售上,均有其季節性。不過,對季節性失業者有自我彌補的辦法,自亞當‧史密斯的「國富論」起,古典學派經濟學家都假設季節性失業可因較高的工資率而得以大部分補償;晚近資料亦顯示,季節性失業高的行業,其平均工資高於他業。

循環性失業 Cyclical Unemployment
循環性失業大多發生於經濟景氣循環的衰退時期,因在此時期企業生產減少,造成勞動總需求減少,而使失業增加。此種失業主要係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業,當勞動需求下降,在現行的工資率下,某些勞工會被解僱。最初,勞工並不知被解僱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雇主不再需要他,還是因為勞動總需求減少的緣故。當他們不知勞動市場已經惡化,仍繼續以原有的工資率尋找工作時,失業率即為之提高。由於此種失業係由於勞動總需求減少所致,許多勞工欲以原有工資率找到新工作的機會將非常渺小,他們實際失業期間將比預期的要長。最後,失業者終將降低其預期而願意接受較低的工資,但此均需要時間,在等待失業者降低其所預期的期間內,勞動總需求可能更下降,高度的循環性失業可能會繼續甚致會更嚴重。此種失業又稱為「總需求不足失業」或「週期性失業」。

結構性失業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由於經濟結構改變使得某些類型的工作消失,而失業者對新創的工作機會又缺乏技能可以勝任,這種失業謂之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的成因很多,如: 需求面的改變,更換了某些行業對技術的要求。在轉變過程中,某些技能逐漸被淘汰,而另一些新的技能則大量短缺。 年輕而無經驗的勞工,無法達到工作職位的技術要求。 政府支出的鉅大改變,將使某一產業或地區減少就業機會。 制度性的因素,如新的勞工立法,可能減低雇主對員工實施在職訓練的興趣,而對公司在職員工訓練費用的免稅,則可以促進勞工與工作間的配合。

摩擦性失業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由於勞動市場中某些機能不完全,使得適合空缺職位的失業者無法立即就業,而仍舊處於失業狀況,此類失業稱為摩擦性失業。造成摩擦性失業的原因,通常是因就業資訊缺乏以及尋找工作不力所造成。 職位空缺可能正足以配合求職者的需求,且這些求職者的資格也能符合雇主的要求;然而摩擦性失業仍然會發生,因為合格的求職者得花代價,需要時間去瞭解廠商是否需要他們的勞動,反之亦然。 雇主很少會僱用第一個應徵的求職者,他們總想要僱用最合適的人;同樣地,求職者通常也不大願意立刻接受第一個應徵到的職位,他們會在各種可能的機會中選擇一個最適合的工作。所有這些求才與求職的行動都要花費時間,在這段時間中,求職者就成為經濟體系中的摩擦性失業。

暫時性失業 Temporary Unemployment
在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之前,古典經濟學家都認為在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之下,可以達成資源的充分就業。即使有高度失業的產生,也是暫時性,是受到諸如戰爭、技術變遷、天災等因素的影響,價格機能會迅速針對這些變動而調整,使經濟重新恢復到充分就業的產出水準。此種樂觀的看法是基於下面兩個前提: 賽伊法則(Say's rule):法國經濟學家賽伊(Jean Baptiste Say)主張,貨品不可能會生產過量,因為生產貨品的過程,就產生了與被生產貨品恰好等值的所得,即使貨品有些過剩或不足,透過價格機能,過剩的產品價格下跌、不足的產品價格上昇,將可迅速消除這種不平衡。 彈性工資與物價: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即使利率無法調整超額儲蓄,價格彈性也會很快地導致供需的平衡。當消費與儲蓄不足購買生產出來的產品時,價格就會下跌,於是家計部門即可購得所有的產品。 但由於經濟大恐慌的影響,已使古典經濟學家的樂觀看法受到嚴厲挑戰。

隱藏性失業 Hidden Unemployment
愛德華氏(Edwards)認為,隱藏性失業為勞力低度運用的一種,即表面上是從事經濟活動,但實際上卻處於低度運用狀態。此類人員係參與非就業性活動的第二種選擇,主要因為無適當的工作機會來適合其教育程度,或因特殊風俗的關係,使部分女性形成隱藏性失業。也正因為如此,教育機構與家庭乃成為他(她)們最後依靠的雇主。嚴格來說,隱藏性失業並非真正失業,而只是「低度就業」而已。





(二)從佛洛依德(Freud)的防衛機轉(defense)概念來看,大明與阿德各使用了哪一種防衛機制?(4分)

大明 --> 把失業的情緒壓力發作到比較沒有威脅性的子女身上。--> 轉移(displacement)
阿德 --> 隱藏自己內心的焦慮,拒絕對家人承認自己有失業焦慮。--> 壓抑(repression)或壓制(suppression)
壓抑是無意識的,壓制是有意識的。題目看不出來阿德是屬於有意識還無意識。隱藏自己內心的焦慮不知道是有意識的隱藏還是無意識的隱藏。




防衛機制為心理適應行為的一種方式。根據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理論,人的精神活動處在三種意識型態下:即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當受到外界的壓力、挫折與威脅或內在的爭執與衝突而引起無法負荷之焦慮或不安時,人們會在不知不覺中用一些方法來歪曲事實,以保護自己免因面對現實而引起之創痛,佛洛依德稱此為防衛機制,是個人用來降低焦慮、減少內心的爭執和不安的潛意識過程。

為了適應生活所面臨的壓力,適當的使用防衛機制是必要的,但過分使用或當它變成支配角色時,則造成人格適應不良或失調。較原始的防衛機制是壓抑作用,其他防衛機制則皆與壓抑有關。

1.壓抑作用(repression):將威脅性較大而不被意識所接受的痛苦、念頭、感情或衝動,不知不覺中排除到意識外,以避免經驗焦慮,而保持心境之安寧。壓抑與有意識的壓制(suppression)不同,壓制是有計畫的自我控制過程,用來暫時排開不適合表達的情緒。但一些會引起羞恥感、罪惡感或自卑的情緒或記憶,經由壓抑作用後則無法自由浮現在意識中,如對於所依賴的人所產生的負面情緒通常會被排除到潛意識中,以避免因憎恨依賴的對象而引起之焦慮;被壓抑的情緒通常會以其他方式呈現。

2.否認作用(denial):將無法接受之悲傷或有威脅性之事件加以否定,使自己確信它根本沒有發生過,以減低面對現實所引起之焦慮,如無法接受親人的突然去世,還每天為他擺上碗筷。

3.投射作用(projection):將自己無法接受的內在特質、意念、動機或欲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而斷言別人擁有該特質,是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極度排斥具攻擊性的人通常自己也極具攻擊性。我們常可以在自己很不喜歡的人身上,發現自己具有相同的不被自己所接受的特質。

4.反向作用(reaction-formation):又稱之為「矯枉過正」現象,將不為自己或社會所許可的原始衝動和欲望壓抑到潛意識中,而誇大相反的情緒以解除因衝突或罪惡感所帶來的焦慮,如在潛意識中排拒自己孩子的母親,卻呈現出過分呵護或溺愛的親子關係。

5.隔離作用(isolation):將引起焦慮的部分感覺從意識中隔離,以免引起不愉快的情緒,如說「上一號」。而不直說上廁所以避免其引起之汙穢厭惡感;充滿性慾的青年跳閱有誘惑性的色情畫面,以避免引起尷尬的情緒。

6.抵消作用(undoing):以象徵性的言語或行為來預防或彌補已發生或不被自己接受的想法、衝動或罪惡感所引起的焦慮,如打破了碗說「歲歲平安」;[聖經]中比拉多以「洗手」消除定耶穌死刑的罪惡感;民間信仰的一些宗教儀式多少有彌補過失或預防厄運等象徵作用。

7.退化作用(regression):面對無法負荷的挫折或衝突時,放棄成人較成熟的處事方式,而以較原始的本能衝動或欲求面對事情,如已完成如廁訓練的小孩在家裡新添嬰孩或當父母離婚時又開始尿床;夫妻感情觸礁時離家出走或回娘家。

8.轉移作用(displacement):將正面或負面的情緒因無法適當的表現而引發的焦慮,發洩到較不具威脅性,或較為大眾所接受的對象,如將被老闆責備所壓抑的情緒,發洩到自己的小孩身上。

9.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當個人的情緒或動機不符合社會規範或不為自己之道德觀所接受,或無法達到個人所追求的目標時,對自己的行為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以沖淡其潛意識中因衝動而引起之不安,如為了緩和從來沒有過異性友誼所產生的焦慮而對自己說:「大多數的人有了異性朋友後都弄得傷痕累累」(酸葡萄心理);或說:「沒有異性朋友才可以專心念書」(甜檸檬心理)。

10.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按佛洛依德的說法,認同作用是「伊底帕斯情結」的結果;三、四歲的小孩為了降低因害怕愛戀自己的異性父母而帶來的焦慮,轉而認同與自己性別相同的父母。大人有時認同成功的人物,以超越自己的自卑與無能或撫慰達不到的欲望。

11.補償作用(compensation):為了克服因心理或生理之缺陷而產生之自卑感,而採取的一些行為或措施以減輕不適之感覺,如自己未受良好教育而引以為憾的父母,對子女有強烈的高成就要求,是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又如身體有缺陷的人因自卑而努力用功,終於在考場上贏回自尊。

12.昇華作用:這是一種較具建設性的防衛機制;個人將其所壓抑的衝動或欲望導往較崇高,其建設性、創造性及有利於社會的方向,如有暴力傾向的人,成了外科醫生;又如過分性壓抑或情感上受挫折的人在藝術、攝影、電影或著作上得到適當的宣洩。

參考資料: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012/





壓抑(repression)與壓制(suppression)的不同(影片)
https://www.instituteofclinicalhypnosis.com/suppression-repression-defense-mechanisms/





壓抑/抑制

壓抑/抑制(英語術語:Suppression/Repression):「壓制」指當一個人產生痛苦情緒或經歷心理創傷時,有意識的控制自己,避免心理上觸及創傷。需要注意的是「壓制」依舊存在於意識當中。人類通過控制自己,不去消耗能量思考,減少了痛苦的頻率和強度,從而將影響最小化。「抑制」指當一個人的某種觀念、情感或衝動不能被超我接受時,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或欲望潛抑到潛意識中去,以使個體不再因之而產生焦慮、痛苦,這是一種不自覺的主動性遺忘(不是否認事實),有時表現為口誤筆誤。但需要注意的是,抑制在潛意識中的這些欲望還是有可能會無意識的影響人類的行為。

例如:一位中年婦女的獨生女於十八歲時死於車禍,她非常痛苦。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每當有人提及車禍,或者交通事故時,她都會迅速的轉移話題(壓制)。在網上或者報紙上看到相關信息的時候,她也會快速的掠過,當做沒有看見。

例如:一位中年婦女的獨生女於十八歲時死於車禍,事情發生在十月份。當時她非常痛苦,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她把這不堪忍受的情緒抑制、存放到潛意識中去,「遺忘」了(抑制)。可以說感情留在意識之中,而觀念卻被忽視了。這些潛意識中的情緒不知不覺地影響她的情緒,果然她每年十月份均會出現自發抑鬱情緒,自己不知道為什麼,藥物治療也無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F%83%E7%90%86%E9%98%B2%E5%8D%AB%E6%9C%BA%E5%88%B6#%E5%8E%8B%E6%8A%91%EF%BC%8F%E6%8A%91%E5%88%B6







Sigmund Freud: 12 Ego Defense Mechanisms


參考資料:
https://kevinfitzmaurice.com/self-esteem/self-esteem-issues/sigmund-freud-the-12-defense-mechanisms/









(三)根據上述就業服務人員對大明與阿德所做的情感反映話語內容,請列出覺察個案情感線索的來源與方法各1個?(2分)

覺察個案情感線索的來源與方法
來源:表情、訴說的事情內容
方法:情感反映(Reflecting Feelings)、同理心(Empathy)





諮詢中,就業服務人員使用情感反映,對著大明與阿德說:「從你們的表情以及訴說的事情內容,我可以感受到諸多壓力與擔心。換成是我處在你們的處境,我也會感到焦慮與挫折」。



諮商技術

(一)場面構成(Structuring)

1.接納或邀請學生投入輔導:輔導過程應該留意學生接受輔導的必要性及求助意願,適時接納或邀請學生建立輔導關係。例如:

「看起來你似乎有些煩惱,我很願意瞭解你的狀況,幫助你……」;

「我聽某某人說你有……方面的困擾,我很關心你現在的處境,希望和你談談,瞭解你的情況,看看這樣能否對你有一些幫助?」

2.說明輔導的性質、時間與方式。例如:

「我希望能夠幫助你更瞭解自己和你的處境,或許經過我們的討論之後,你可以減少你的煩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每次談話約進行……分鐘,你可以試著談談發生了什麼事情,說出你的想法或感受,至於我們談話的內容,我會為你保守秘密,不會輕易告訴別人,你可以放心。」

3.使學生瞭解自己的角色和責任。例如:

「大人的事由他們自己去處理就可以了,現在我所關心的是你的情形,你可以多說說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嗎?」

4.晤談中隨時建構諮商場面。例如:

「在這裡你可以自由的表達你的想法和感受」、「現在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比你不斷的責怪自己(或責怪他人)更重要」、「我很想瞭解你那時候的感覺」。

(二)傾聽(Listening)

1.以尊重和專注的態度,不輕易打斷學生的談話,是傾聽的主要精神。

2.教師在口語上通常以「嗯哼」、「哦…」作為回應;非口語的傾聽表現在眼光、臉部表情、肢體、以及坐姿等。

3.傾聽是為了邀請學生投入輔導的關係與歷程中,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異於其平時經驗的尊重與關懷,是教師能善用其他輔導及諮商技巧的基石。切忌用傾聽作為準備反駁學生、建議學生或訓誡學生的虛偽表現。

(三)簡述語意(Paraphrasing)

1.專注傾聽學生的談話:以點頭、關注的眼神,及重述學生談話的關鍵詞等方式表達教師的關切,鼓勵學生繼續說下去。

2.掌握學生所要表達的正確意思:分析學生談話的主題及對該主題的觀點,正確加以掌握,以簡潔生動的詞句來反映教師對於學生的理解。

(四)情感反映(Reflecting Feelings)

1.留意學生的情緒反應,並著重反應學生現在的感覺。

如:「你很生氣!」、「你感到很不快樂!」、「某件事使你有一種放鬆的感覺?」

2.注意並點出學生以非口語方式表現他的情緒。

如:搓手、抓衣服、眉頭深鎖、變換坐姿、緊握拳頭等。

3.注意並反映學生表現不一致的口語與非口語反應。如:

如當學生在說:「我很好」時,卻皺起眉頭;當學生在說:「沒什麼」時,卻表現一臉的不愉快。通常當非口語線索、口語線索不一致時,其非口語反應常較可信。

4.學生無法正確說出他的感覺。如:

「我…(欲言又止)…」、「好像是…」、「唉!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等。此種情形通常表示此處學生有較重要的情緒,有待教師加以瞭解。

5.情緒反映大多以一個形容情緒感受的名詞或形容詞來界定,可採用疑問猜測的語氣。如:

「似乎你覺得…」、「聽起來好像你…」、「你是不是感到…」等。

6.查核所反映情緒的正確性。

有時候教師可在做完情緒反映後詢問學生:「你是不是這樣覺得?」、「你的情況是不是這樣?」以便進一步查核教師所反映的情緒是否正確。

7.使用反映通常需要觀察技術:覺察多方面的線索,連結線索,以增進瞭解,適時反映所觀察到的線索,而留意反映的結果。

(五)探問(Questions)

1.封閉性問句:通常是指包括「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的問句。

2.開放性問句:通常是指包括「是什麼」、「如何」、「為什麼」。目的為了獲得更具體詳細的訊息,藉此對學生有更清楚的瞭解,同時具有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自己問題的作用。

3.以探尋技術蒐集學生處境的資料時,可以採用五個W的問句來探問人、事、時、地、過程及原因等資料。

(1)Who:當事人是誰?這個人的關鍵背景因素是什麼?還有哪些人涉及?

(2)What:主要問題是什麼?當時的狀況怎麼樣?有什麼影響及後果?

(3)When:事是何時發生的?何者在先?何者在後?

(4)Where:事情在那個地方發生?何者在先?何者在後?

(5)How:當事人如何反應?他的感覺如何?

4.欲進行探問時應該先衡量:是否太早發問?是否會打斷學生的思緒?應該以開放式問句或封閉式問句發問?

5.進行探問的當下與之後應評估:此次談話中探問是否必要?是否使教師獲得必要的資料?此次談話中是否問過多的問題?學生是否因教師的探問而談的更順暢?若是自己如此被問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六)同理心(Empathy)

1.善用同理,有助於和學生建立溫暖與信任的關係,且可避免一直詢問學生問題的窘境。

2.同理不僅要「將心比心」,且要能「設身處地」。教師深入體會學生的心情、想法及處境,並用學生的語言表達出來;而非以邏輯、推理的角度去想像、解讀或分析學生的感受。

3.同理心的回應有初層次和高層次之分,在諮商初期宜由淺入深,並得隨時核對學生的反應,以確定同理的適度性。初層次的同理極類似情感反映,但會加上因果串聯;高層次同理心則是說出學生未表達出來,但卻有感於心的回應,同時可能會帶給學生一些新的領悟。

(七)立即性(Immediacy)

1.教師在輔導的過程中出現阻礙有效輔導的情事時可用,如:學生沉默不語、學生對教師表示喜好、依賴或關心等。教師此時需坦承且直接的與學生討論此時此地兩人的互動關係。

2.通常以「我…」訊息來表達。先反映學生的狀況,再說明教師自己的立場或感受。

3.教師需釐清自己是否出現反移情的現象。

(八)自我表露(Self Disclosure)

1.教師將過去發生過相似的自身經驗與學生分享,以增加學生對自己經驗及行為後果的了解,並從中得到積極的啟示。

2.分享的內容需和學生正在經歷的事件相關,時間勿太長,以免岔開晤談的重點,分享時以及分享之後宜觀察、核對學生的反應與想法。

(九)角色扮演(Role Playing)

1.此法可將問題情境具體化、現在化、及行動化,有助於學生體驗、探究、或學習。

2.適用於人際關係的困擾、自我了解、了解他人、學生的情緒宣洩,以及角色行為的練習。教師可協同學生一同做角色扮演,或單由學生一人扮演不同的角色。

3.使用步驟為:(1)確定情境;(2)確定演出角色(學生自己與對方);(3)角色說明與揣摩;(4)角色扮演;(5)討論、心得分享及回饋;(6)討論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十)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

1.再確定問題與目標,教師與學生共同協商出一套具體可行的做法,以期突破學生的困境,並解決問題,先決條件為學生有改變的動機。

2.使用步驟為:(1)找出並澄清學生可能解決的問題(可解決的敘述句,細分問題);(2)決定解決問題的先後順序;(3)建立可行、具體的目標;(4)檢討並比較可能達到目標之方法的助力(得)與阻力(失);(5)選擇達到目標最有效的方法;(6)建立評量標準;(7)執行。

3.舉例:

*學生主要問題      主要資源(助力)

成績不理想         頗聰明、住家鄰近社區圖書館

和同學關係不佳      願意求助老師,並做修正

父母不合         有其他人際資源(和阿姨感情很好)


資料來源:
http://www.cyhvs.cy.edu.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10DE3C3D-090F-4CC2-B1F5-CBD22FA6B235}







[就業服務乙級107年第3梯次術科詳解目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